汉盐游记散文

     盐,亘古以来渗透在我们的生命中,是舌尖上的美味,也是承载着数千年来,历代王朝治国故事和社稷民生的宝贵财富,跨越古今,盐以始终不变的味道,贯穿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,滋养众生,回味悠长。那么在天津,盐业历史有着怎样的发展脉络?又对这座城市的百姓产生了哪些影响?学者正致力寻找久远的天津“盐文化”。

201704281112387671.jpg

顺风相送

      明嘉靖年间,长芦盐运使郭五常曾作过一首名为《悯盐丁》的诗,诗中写到:“煎盐苦,煎盐苦,濒海风霾恒弗雨,赤卤茫茫草尽枯,灶底无柴空积卤。借贷无从生计疏,十家村落逃亡五。晒盐苦,晒盐苦,水涨潮翻滩没股,雪花点散不成珠,池面平铺尽泥土。商执支牒吏敲门,私负公输竟何补。儿女呜咽夜不饮,翁妪憔悴衣褴褛。古来水旱伤三农,谁知盐丁同此楚 。”反复诵读间,张致和更加坚定决心,要专门在论文中开辟章节,系统梳理有关灶户盐丁的历史,将他们真实的生产生活细节呈现出来。